首页

找女奴

时间:2025-05-24 12:40:32 作者:文博会观察:中国非遗产品“圈粉”海内外 浏览量:18922

  中新网广州11月1日电 (程景伟 文瑶)10月31日、11月1日连续两天,小剧场粤剧《屈原》在广州南方剧院首演。

  小剧场粤剧《屈原》为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创作的第十五个“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”剧目,由广州红豆粤剧团排演。

小剧场粤剧《屈原》在广州南方剧院首演。陈庆忠 摄

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被誉为“楚辞之祖”。上世纪50年代,粤剧编剧杨子静、莫汝成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创作的粤剧《屈原》,由粤剧大师马师曾、红线女主演,是马、红流派代表作之一。

演出现场。陈庆忠 摄

  2021年,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广州粤剧院筹备创作《屈原》小剧场粤剧。该剧将笔墨聚焦于屈原与楚怀王、郑袖、上官大夫之间的政治斡旋,展现出以屈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热爱国家、关心人民、眷恋故土的形象。

  据编剧余楚杏介绍,鉴于小剧场模式的戏剧特点,在戏剧改编的过程中,对原作人物和情节方面都作了很大的精简,让故事更加简洁,主题更加集中,人物更具代表性。“粤剧《屈原》原作体量庞大,人物众多,情节复杂。改编后的小剧场粤剧同样以屈原所处秦楚相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,不过体量相对减少,让戏剧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。”余楚杏说。

  导演曾秋玲表示,小剧场粤剧《屈原》的二度创作具有一定的探索实验性。她说:“首先我们在叙事方式做了一些尝试,时空的转换比较灵活,不同于以往的线性叙事,除了现实空间展示以外,还有一些是心灵空间的外化。再者这次演员的表演也比较丰富多彩,对于屈原有多层身份的展现,一个是楚巫,一个是诗人,一个是政治家。这是一个正剧,但不会特别沉重,会尽量拉近角色与观众内心的距离,希望观众看完以后能感受到的是一个离我们很近的、有情怀和担当的知识分子,而不是一个遥远年代的圣人。”

  主演梁文超扮相俊朗,文武兼备,表演传神。他饰演的屈原,不仅个人形象和气质与人物十分贴合,他在剧中还需要完成从20多岁到60多岁的年龄跨越,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。

  小剧场粤剧《屈原》是继《武松》《胡不归·颦娘》后,广州粤剧院投入创作的第三部小剧场粤剧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西: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

在发展茶产业同时,当地以游客的体验为导向,做好项目配套、硬件设施、服务等,按照“茶园变公园,采茶变休闲”的休闲旅游模式促进茶旅融合发展。

抖音生活服务“五一”数据:上海、郑州、厦门消费居全国前三

2023黄河口(东营)公路自行车赛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、山东省体育局和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,山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技术支持,东营市体育局、垦利区人民政府和利津县人民政府承办,上海万胜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负责赛事运营。

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气象、新亮点?商务部解读

目前,“时光旅行·喇家遗址”和“时光旅行·探寻清代札萨克制度”剧本内容在经过了内容优化和流程完善之后,已经推出了完全自助式的数字化版本,以满足观众“即来即玩”“随到随玩”的多样化需求。

广东用电负荷突破1.5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

“团队正加紧打磨‘纳米孔传感器’。”黄硕介绍,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序列决定的,序列的微小改变就可能诱发疾病。为破译蛋白质序列的“密码”,2015年,黄硕将研究方向瞄准了“纳米孔测序技术”这一领域。经过近10年的攻关,团队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突破:2021年,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实现多肽的单分子测序;2023年,首次通过纳米孔实现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翻译后修饰的完全区分——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“纳米孔测序技术”领域,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、再到领跑的跨越。

浙江浦江:画院与古村“乡约” 以艺术点亮乡村

冰碗,又叫“甜碗子”,也是夏日清宫“必备”,有甜瓜果藕、百合莲子、杏仁豆腐等不同搭配。乾隆皇帝曾赋诗《冰碗》:“浮瓜沉李堆冰盘,晶光杂映琉璃丸......古人点石能成金,吾今化冰将作水。”以甜瓜果藕冰碗为例,即把新采的果藕芽切成薄片,和去籽的甜瓜配在一起,冰镇了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